中提琴的发展历史和“提琴”家族其他成员的发展密切相关。事实上,小提琴、中提琴、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都起源于一种叫做维奥拉(Viola)的弓形的乐器,这也是中提琴的英文名字Viola的由来。尽管在文艺复兴时期,维奥拉是贵族化程度很高的乐器,但由于阿玛蒂、瓜纳里和斯特拉迪瓦里等伟大工匠的不断改进,“臂提琴”最终版本的中提琴诞生。 然而,有许多小提琴家想知道,在14世纪后期的这种叫做维奥拉的“方形”乐器,是如何转变成如今使用的曲线优美的中提琴的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提琴的发展和由来。 中提琴和维奥拉 这种叫做维奥拉的琴也有不同的种类,在两腿中间演奏的被人们称为“维奥拉达甘巴”,而放在肩上演奏的琴被称之为“维奥拉达布拉乔”。然而,这些名字也为乐器本身的构造提供了线索。
中提琴的特点两侧的中间位置凹进去,背板两头为圆形,指板光滑没有品格,它还具有独特的“f”形音孔和一个特殊形状的琴颈、琴码和琴轴,允许演奏者独立地弓起四根琴弦中的每一根。然而,中提琴和达甘巴是有些许不同的,达甘巴的肋部很高,背部很直,还有五七根弦,未弯曲的琴桥和指板上的摩擦让演奏者一次可以接触多条琴弦。 发展和改变 在16世纪左右,很多乐器的尺寸发生了改变,有的变得更大有的则被缩小,以便产生演奏所需要的音高。此外,弦乐合奏传统上由一个女高音和低音乐器组成,三个中提琴演奏中间音域。因此,虽然一个中提琴演奏的男高音和另一个中音范围,有一个额外的中提琴演奏两个重叠的中音。 随着巴洛克歌剧的日益流行,这促使了17世纪乐团编排的调整,出色的歌剧作品需要更强有力的、出色的乐器来产生所需的音量。在达布拉西奥统治巩固的时候,维奥拉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,产生了更柔和的音色,并且乐队的构成也变了。变成了由两只小提琴,一支中提琴和一只大提琴,男高音中提琴有种被边缘化的感觉,大提琴在低音区和男高音区同时演奏。 最终发展 19世纪前几十年,第一批中提琴教材问世,因为中提琴的历史和演奏方法与小提琴有着密切的联系,这些教材都是为有经验的小提琴家而写的。 由弗朗索瓦·图特(Francois Tourte)发明的琴弓力的变化以及演奏场地的变化,导致了中提琴又迎来的一次改变。19世纪初对中提琴最有影响的一些变化包括: 1.用银或类似的金属包裹肠弦,使声音的投影更大,从而使弦更重,张力更大; 2.颈部被拉长,相对于身体稍微向后倾斜; 3.加强了低音区和桥梁的力量。 再后来,人们对小提琴的尺寸作了一些小的改动。演奏者们需要一个更小的,更易于控制的中提琴,但并不想改变它的音量。上世纪30年代,莱昂内尔特蒂斯解决了中提琴历史上的这个难题,他设计并制作了一个长43厘米的中提琴,它并没有使音量减小,但使中提琴变得更容易控制。 中提琴的历史和提琴家族的其他成员非常相似,都是经过了匠人们的不断改良的结果,他的发展轨道可以说是一种和谐音色与轻松演奏的正确结合。 更多关于小提琴、中提琴、大提琴的文章,欢迎关注我们! |
沙发等你来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