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

走向世界的琵琶

  走过千年的历史长河,琵琶,是中国最引以为傲的独奏乐器之一,在不同的时代,总展现不一样的风采。在西元三、四世纪时,中国一个动乱的时代,她走进了中国,为中国人接受并脱胎换骨成中国代表性的乐器,时隔一千多年,又正逢世界文化交流激荡的新世代,琵琶,她会以何种姿态代表中国,走向世界舞台?


  南北朝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琵琶(曲项),早已摇身一变成为道地的中国乐器,是中国人喜怒哀乐种种情绪的最佳代言人,相较于唐代传到日本的琵琶保留了传统的形制和演奏方式:“没有品位,用拨子弹奏”;在中国发展的琵琶,表现出更活泼及富于创造的精神,几乎在每一个时代,都有一个新面貌,唐朝的裴洛儿就已经开始“废拨改指”;而拿琵琶的方法,也从原来的“首”朝下,逐渐往上仰,最后变成现在的直立演奏;琵琶的音柱,也从颈上的“相”,慢慢增加面板上的“品”,由没有品柱最后增加到现在的六相二十四品(或更多),显然琵琶呼吸到最细微的潮流变化,而随着时代的步伐一直前进,和古琴明显的不同,一千多年的唐琴还可以演奏传世的各种琴曲,但是近到民国四、五十年代以前的琵琶,却已经无法演奏近代创作的大量新作品。琵琶,显然有更开放的空间和敏锐的知觉来感应时代的脉动。



  在一千多年前,中国音乐最顶盛的唐朝,琵琶就取得了卓越的地位,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,让我们充份感受到浔阳江畔琵琶女精湛的技术,和动人的演奏;唐以后一直到清的中后叶,虽然琵琶沉寂了不少,但在元代杨允孚“滦京杂咏”中描绘琵琶演奏的《海青拏天鹅》,和明代“汤琵琶传”中汤应曾演奏的《十面埋伏》,仍留下满天鹅叫,和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,如同音乐就在眼前;直到清嘉庆年间,华秋苹(1819)整理刊印中国第一部琵琶谱,才揭开几百年来琵琶在中国民间发展的面貌,让后人清楚看到琵琶历代以来的乐谱(也许只是几分之几),《十面埋伏》《海青拏天鹅》的的确确存在,另外还有许多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未提到的乐曲,这实在是琵琶史上最重要的大事之一,这份谱的刊印发行,可说开启清末民初琵琶发展的第二个高峰(第一次是在唐代),形成近代琵琶四大流派─平湖派、浦东派、崇明派、上海汪派(其中崇明派传谱和其他三派较不同)。传统琵琶最主要的大套古曲,《十面埋伏》《霸王卸甲》《海青拏天鹅》《月儿高》《普庵咒》等,在华秋苹琵琶谱已经完整成形,平湖派的李芳园根据“华秋苹琵琶谱”中的文板小曲再整理成新的文套曲《青莲乐府》和《塞上曲》,并另辑《浔阳琵琶》(后人改称《春江花月夜》),可说琵琶古曲大致底定,这四大流派,今天我们仍可从各派的传人看到其不同的演奏风格。


  现代琵琶,又有更多元化的发展,从业余走向专业,琵琶已不仅是弹琵琶的人关起门来自己玩的乐器,学作曲的也对表现力这么丰富的乐器充满好奇;世界的门打开了,不少优秀琵琶演奏家走到国外,又吸引了外国作曲家的兴趣,开始着手为琵琶创作,于是琵琶由历史上文学的描述,到清晚期出现清楚而完整的乐谱,直到现在百家齐鸣,甚至再传到国外,形成历史上第三次的高峰。琵琶的演奏,也由传统乐曲,增加强调创作及开展复杂的技巧手法,除了品评演奏家,同时也品评作曲家,可以说创作意识的开放,将琵琶带入新的领域。


  于是我们看到当代琵琶大师刘德海,一个人就创作了系列的琵琶曲,从早期改编自民歌的《草原小姐妹》《浏阳河》等,到中晚期创作的《人生五篇》─《秦俑》《童年》《天鹅》《老童》《春蚕》,以及《宗教篇》《田园篇》等多首乐曲,可以说靠个人的力量,就替琵琶开启了一条新路,这条路子也为后来许多琵琶演奏者追随。同样致力于琵琶创作的,在台湾有王正平,其个人也创作了《琵琶行》《水调歌头》《满江红》《天祭》《春雷》《天问》《青羽绿蓑衣》等多首琵琶独奏、协奏曲,俨然另成一派。除了以演奏家的姿态为琵琶打造新曲,在作曲家的身份中从事大量琵琶曲创作,香港的罗永晖应为第一人,从早期在台湾创作现代曲风的《蚕》与《寒云路》,到后来返回香港后陆续写的《一指禅》《千章扫》《泼墨仙人》等,罗永晖为琵琶开创出绝对属于他个人的一种现代中国精神。


  琵琶既然已从传统的中国走向世界,那么她未来又会如何走,关于这点,从过去到现在,看传统乐曲到近代新作品的产生,以及幅射向世界的发展,可以窥得一定脉络。


  一、传统乐曲─民初以前


  武曲:《十面埋伏》《霸王卸甲》《海青拏天鹅》


  文曲:《月儿高》《青莲乐府》《塞上曲》《浔阳琵琶》《普庵咒》


  其他:《阳春白雪》等


  这些古人智慧结晶的代表性乐曲,看似不多,但每一首都表达了完整而不同的曲境,都是不可取代的。


  二、民谣风的作品─50年代以后改编的作品


  《赶花会》《浏阳河》《草原小姐妹》《彝族舞曲》等


  这些乐曲是琵琶走向新作品比较容易的作法,结合传统常用的变奏,和西方曲式的结构,撷取一段好听的民歌旋律,就产生一首新的琵琶曲。


  三、创作的作品


  演奏家的创作


  刘天华:《改进操》《歌舞引》《虚籁》


  刘天华无疑是开启近代琵琶创作的第一人。


  刘德海(大陆):《人生五篇》─《秦俑》《童年》《天鹅》《老童》《春蚕》《宗教篇》《田园篇》


  刘德海的作品可以说是继近代四大流派后,影响琵琶演奏最重要的一位。


  王正平(台湾):《上花轿》《琵琶行》《水调歌头》《满江红》《天祭》《春雷》《天问》《青羽绿蓑衣》


  在以大陆风格为主流的琵琶,台湾的王正平创作出属于自己一套的美学及演奏。


  任鸿祥(大陆):《渭水情》


  曲文军(大陆):《秦川抒怀》


  来自陜西的任鸿祥、曲文军,创作出西北秦腔风格的琵琶曲。


  吴  蛮(美国):《即兴》《拼贴》


  吴蛮被誉为将琵琶音乐带到西方世界的重要演奏家。


  作曲家的创作


  吴祖强、王燕樵、刘德海:《草原小姐妹》琵琶协奏曲


  顾冠仁(大陆):《花木兰》琵琶协奏曲


  赵季平(大陆):《祝福》琵琶协奏曲


  唐建平(大陆):《春秋》琵琶协奏曲


  罗永晖(香港):《蚕》《寒云路》《一指禅》《千章扫》《泼墨仙人》等


  盛宗亮(美国):《野蜂舞》


  四、世界风格的加入


  随着越来越多的琵琶演奏家走向世界,琵琶走进了不同的国家,当地的文化也加进了琵琶,于是我们看到美国的吴蛮演奏许多外国人创作的琵琶曲,琵琶开始跟大提琴、摇滚乐、吉它,或是任何乐器一同演奏;日本的杨宝元、邵容也和当地的演奏家合作,产生日本风味的琵琶曲,如《春之海》等;香港的王静和罗永晖合作无间,演奏家卓越的演奏技术让作曲家更能天马行空的任意发挥,创作出大量而高难度的现代风格作品;加拿大的裘莉蓉也和吉它结成有趣的二重奏,改编西方经典名曲,演奏出新的音响;其他还有琵琶和曼陀铃的演奏团体,总之,放到世界海洋的琵琶,都能在不同的环境发展出立足的一席之地。


  琵琶,代表中国文化“用”的一面,“变”的一面,展现出最大的空间,她柔软悠游于每一个时代,开放给每一个人,让各种新的意识加入,于是,她走过了千年的中国,积累了传世的经典名曲,她走出了中国,敞开胸怀迎接世界,让来自各地旺盛的创造力丰富她的生命。琵琶,中国的“乐器之王”,已经在新世纪找到她的立足点,这一点,有传统的精粹也有新的精神,有丰厚过去的根基,也有现在丰沛的创造力,至于未来,也将在这一条永不间断的路看到她的新位置。(许克巍文)


节拍
滚屏
速度
 全屏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没找到任何评论,期待你打破沉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