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

大提琴演奏训练与素质教育

Cello 发表于 2023-12-17 13:01:34 [显示全部楼层]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闭右栏 0 131

 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,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;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、能力培养、个性发展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。


  近来,在教学过程中,我越来越笃定,乐器演奏训练是一种极好的素质教育方式;人们(无论大人还是孩子)通过接受器乐演奏方面的训练,可以提升多方面的能力。


  我简单归纳出如下几条:


  一、动作多项精密,全面开发脑力


  二、横跨多重学科,全面拓展视野


  三、培养综合能力,全面提升心智


  动作多项精密,全面开发脑力


  我想突出多项和精密两个关键词。很多体育项目需要同时动用身体多个“部件”,满足了“多项”,但这些动作的精密度,恐难与乐器演奏的要求相比;而绘画、手工等,满足了“精密”,但难以满足“多项”。思来想去,似乎唯有乐器演奏,对执行者有这样苛刻的要求。


  对于一名初步合格的大提琴演奏员而言,在演奏时,他的眼睛要看谱子,关注当前音和后几个音,耳朵要听每个音,脑子要想象下面即将演奏出的音符、乐句的样貌(包括音高、音量、音色等多个参数),并设计好如何用两只手塑造出这样一个或一串音符。他的左手要找到正确的按弦位置,并要在瞬间决定手指落下的力度,是否要揉弦,以怎样的频率和幅度完成揉弦;他的右手要在同时完成弓速、压力、触弦点的选择,并且随时跟随乐句需要而做变化。他的肢体需要配合演奏,与运弓做同向或反向、大幅或小幅的晃动,而这需要他动用腰腹甚至腿脚的肌肉。


  以高标准、严要求,同时完成这样多的事情,对于经过严格训练的成年人而言,都绝非易事;如果把这些要求做适当简化,加诸孩子身上,困难自不必说,但我想一定可以全面调动大脑,对开发智力大有益处。


  另外,不演奏乐器的人,可能无法想象演奏过程中消耗的体力和对身体的锻炼。不过大家可以观察舞台上的演奏家,尤其是弦乐演奏员,鲜少有臃肿肥胖者。有位朋友曾玩笑说,大提琴演奏家,即使Tutti(乐队演奏员)也不能胖,因为经常侧对观众,有一点肚子都藏不住。


  横跨多重学科,全面拓展视野


  第一个例子:在我的启蒙课堂上,我会给学员讲一些简单的声学知识,例如振幅、频率、传播速率等。这些以前在高中物理课才出现的内容,往往会让小家伙们瞪大双眼;而因为有大提琴这个大玩具可以现场操作,他们又吸收得很快,很快就能发出一些惊人的老成见解。


  第二个例子:乐理知识里,仅节奏一块,就蕴含了大量的分数、小数计算。把一个四分音符,分成四个十六分音符或按照三连音拆分,我会用宝马和奔驰车的标志来给六、七岁的学员启发(现在的小朋友真是什么车都见过),而他们真正在学校学习分数、小数,应该是在几年以后了。这无疑是一种颇有效果的预习,因为这样具象化的展示,根本不需要“刷题”,孩子自然印象深刻。(反过来说,一些年龄稍大的孩子,如果节拍总数不清楚,我拷问他们的数学课成绩,果然对分数、小数题目也颇为头疼。)我甚至偶尔会用“拉弦演奏其实是无数次微小拨弦在时间轴上的积分”来启发他们,不过希望他们日后不要走上“必修高等数学”的道路。


  再举例子:我认为演奏和演唱都是对语言、文字的延伸。虽然大提琴演奏西方音乐偏多,按说与印欧语系关系更密切些,但我相信语言的底层逻辑相通,各个民族表达喜笑颜开和咬牙切齿的感情,多少有共通之处。所以上课时候我会以很多诗歌、文学作品为例,给学生讲解(例如后起拍的小音符约等于故事开头的“从前”、“有一天”、“上回书说到”,不需要刻意强调,例如演奏中的模进类似于排比句等),帮助他们,让演奏更通顺、流利,而不奇怪生硬。另外,我有时会讲到左手决定了演奏中的what(演奏什么音),而右手决定了how(这个音如何呈现给观众);这个说法并不严谨,因为其实左手也会影响how,但这样的讲解会反过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汇。


  我暂时没有想到,报名哪一门课外兴趣班,能够在一个科目内引导孩子学到如此多东西。


  培养综合能力,全面提升心智


  最简单讲,学习演奏的过程中,会遇到大量关卡、障碍,需要突破。如何发现问题、拆分问题、解决问题?如何提高效率,用比别人少的时间突破难点?这些本领,其实都可以在老师、家长的言传身教中,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。我在此前【写给家长】系列的文章里经常呈现这些观点,今天就不赘述了。


  演奏训练培养的另一种能力,叫少犯错误、一次做对。我的父母牢牢记得小学数学老师在我们低年级时说的一句话,到今天也经常提醒我:“考试时可以写慢一些,但要一次做对,不要寄希望于后面检查、改正的时间。”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,选择并不困难、花哨的曲目,但必须以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,没有第二次机会。他们要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,每次做到最好,争取将“正确遍数”甚至是“一次性正确遍数”最大化。我有时会向学员强调:“拉错而不改正,是坏习惯;每次拉错又认真改正,稍好一些,但也没好到哪去。”关键是不要出低级错误。这种品质对于无论是精英阶层,还是执行阶层,都是难得而必须的。


  学习演奏,需要忍受大量的枯燥、折磨和自我怀疑。演奏弦乐器,在初期阶段对学习者的折磨尤甚。这也锻炼了演奏者“延迟索取回报”这种经常被教育学界提及的优秀品质。“台上三分钟,台下十年功”等无数民谚都佐证了这一说法。曾经有位朋友对我说,大提琴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,就是自信:我连这么难的东西都能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掌握,那么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我不能靠努力学会的。


  我不清楚,乐器演奏带给学习者这样多的提升,它是否够格,算得上一种素质教育了。


  还有一些难以归类的其他提升。


  对于有机会进入乐团,接受群体演奏训练的琴童,他们可以获得难得的社会化训练机会。他们会提前体验三对冲突:协作与竞争,服从命令与发挥个性,大规模合作与小圈子文化。这种体验对于很多人来说,是终其一生也难以遇到的。我暂时无法用精确的语言总结其中的妙处,不过相信很多有过类似经历的演奏者能够理解。


  另外,演奏训练能够潜移默化培养演奏者对于美的鉴别和欣赏能力。尤其对于孩子而言,在这个高度娱乐化甚至反智化的时代,知道美丑、知道规格、知道讲究,竟然已经成了一门难得的课程。


大提琴重奏版弗雷《悲歌》


  最后有几句题外话。


  在我的认知系统里,有一条不甚严密的数轴,叫做“学习演奏投入程度”。这条数轴上,按照投入程度的由浅到深,依次排列着“爱好”、“特长”、“特长生”、“职业乐手”四个类别。四个类别之间,没有价值高下之分,关键是学习者本人或者琴童家长,要有清晰的自我定位。


  依据我们身边人们文化生活的发展阶段,大多数人和音乐产生交互的最好方式是欣赏,多听多看,可远观而不建议上手亵玩,因为这个难度不大,收获却颇可观;有些成年人希望在经济和时间都有余裕之际学习乐器,培养爱好,这个是值得尊敬且可行的,但有些人盼望将其培养为“特长”,这就比较难了;有些家长没有想清“特长”和“特长生”之间的一字之差,后者意味着与政策挂钩,需要多很多倍的时间、金钱、精力、心情方面的投入,以及更大的不确定性;如果真的只是想给孩子培养“一技之长”,或者“成型的爱好”,就不要对升学之事跃跃欲试,又因焦虑而自乱方寸;而很多家长在让孩子尝试学习演奏的起步之时,低估了“学成一技之长”或哪怕仅仅是“培养成型爱好”所需的成本,所以他们会在几年之后会有“投入无回报”的挫折感。当然也有些学生,具备未来称为职业乐手的潜质,但家人和孩子本人对此道路并不热衷,虽然外人惋惜天赋的浪费,但这也是一种值得尊敬的选择。


  这样的泼冷水,可能令人厌烦,但我觉得对于希望入此门的人,这些唠叨是负责任的。


  本文中插入了斯美塔那的《我的一生》和弗雷的《悲歌》,向仙逝的音乐老师致敬。年轻一代如我们,将会继续做好与音乐相关的事。


  本期作者:吴临风
  器乐学习网转载,感谢吴临风老师!


节拍
滚屏
速度
 全屏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没找到任何评论,期待你打破沉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